朝阳学校大全朝阳大学大全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22000
  • 网站:
点击查看“中央美术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北京

  性质类别:艺术类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邮政编码: 100102

  联系电话: 010-64771057

  电子邮箱:

  学校网址:http://www.cafa.edu.cn/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美术系合并成立,毛泽东为学院亲笔题写了校名。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华北大学美术系的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艺"美术系。1998年,由原来的国家文化部直属划归为国家教育部直属,为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建设的高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美术学府,2007年学院在全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居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将继续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为中国美术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是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现任院长是著名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有条件完好的图书馆、美术馆等。中央美术学院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美术研究》、《世界美术》两本国家一类学术刊物。

  2001年9月,作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文化事业建设项目的中央美术学院和附中新址落成并投入2010年使用。校园占地200亩,首期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2004年开始建设的近5万平方米建筑的二期工程中,新设计教学大楼和新学生宿舍楼已投入使用,2008年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设计的国际一流的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模和办学条件在国际上堪称一流,为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学院各专业学费0.8万元/年,其他各专业均为1.5万元/年。

  望京校区: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标志性建筑钟塔  邮政编码:100102

  乘车线路:东直门乘132路车到花家地南街站下或131路车到花家地北里站下

  后沙峪校区: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裕民大街1号

  邮政编码:101318

  乘车线路:东直门乘975路车到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站下

  燕郊校区: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燕顺路18号

  邮政编码:065201

  乘车线路:可乘地铁或公交车在八王坟站下车,在大望桥下向东行200米转乘815路(原930路)东方夏威夷西门站下

  小营校区: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3号

  邮政编码:100012

  乘车线路:乘坐569路,596路,694路,到小营北路下车或乘坐596路,628路,658路,到育慧西里下车

历史沿革

雕塑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50年4月1日。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

  1925 年8月改为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秋改为北平大学美术专门部,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0年后改为艺术专科学校,1934 年1月又改名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中央美术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至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 ,于1946 年8月迁回北平,徐悲鸿任校长,并聘请了齐白石、吴作人等优秀艺术家任教。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该系成立于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是中国第一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美术学校,江丰任系主任。1945年从延安迁到华北,为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 华 北 联合大学文艺学 院美术系合并。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任第一任院长。后任院长为江丰、吴作人等。齐白石聘为名誉院长。学院设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民间通俗美术、雕塑、美术史等 7个系,还设有陈列馆,定期对外举行各种美术作品展览。此外,中央美术学院还设有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及雕塑创作研究室等。

办学条件

  中央美术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如专业教学设施油画材料工作室、版画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电脑美术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实验艺术工作室、雕塑系试验室、壁画系试验室、建筑设计工作室、中国画临摹室、材料加工车间等专业教学设施,此外,还有大量多媒体电教室、语音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公共教学设施。

  学院有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运动场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草坪足球场、武术训练馆、健身房、200米溜冰场等。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建馆历史悠久,积累丰厚,截止2007年8月份,馆藏图书资料逾31万册,形成以中外美术专业书刊为主,社会科学图书为辅的藏书特色,其中解放前美术出版物与同类院校图书馆相比,种类较全。特藏图书资料有木版年画、插图本线装古籍善本、汉代石刻画像拓片、历代碑帖、原拓印谱等,欧美、日本等国出版的原文美术专业图书、精印画页也占有很大比例。本馆是国内美术院校中少数几所享受国家划拔文科专款的图书馆之一。此外,每年还接受大量国内外社会团体、出版事业单位、社会贤达及本院教师的赠送,馆藏资源深厚。

  图书馆现设有艺术图书、社科书刊、多媒体、社科专款图书阅览室,基本采取开架、半开架的借阅方式。图书馆重视读者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资源。读者可在校园网内的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到图书馆主页,并通过主页进行主馆及分馆馆藏图书书目查询,使用电子全文数据库。目前,图书馆购置有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全文数据库、书生之家电子图书、故宫在线、台湾博硕士论文库,以及自建的美术参考书全文数据库、馆藏美术核心期刊篇目等,较高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原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建立于60年代初期,位于王府井大街中央美术学院旧址。

  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于2003年4月3日正式破土动工。美术馆坐落于中央美院校园内,已建成中国最现代化的美术展览馆。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馆  美术馆建筑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虚实参半,天然岩板的幕墙,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内敛低调的特质,与校园内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既融合又协调。

  美术馆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一层。展览、陈列面积共5180平方米,其中二层为固定陈列展,展示古代书画和美院资深教授的赠画藏品,以及当今美院在籍教授的作品;企划展厅设置在三层及四层, 皆为天光围幕的敞开式的现代化展厅。三层超过10米高的活动展厅可为当代艺术展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美术馆藏品库房位于地下二层,1120平方米,采用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在软硬件方面均可达到国际水准。报告厅可容纳380人更是为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及新闻发布会等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随着新馆的建成使用,美术馆将以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研究为基础,进行高规格的展览策划,以美术馆作为国际交流的平台,提供美院师生及国内艺术家一个观摩学习的实际空间,并在学术展览之余,提供民众及社区美术教育的学习推广场域,企图成为中国地标性、专业化、国际化的专业美术馆楷模。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其中望京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燕郊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后沙峪校区占地6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小营校区占地18亩,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

新美术馆内景  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院历,每年设38个教学周,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20周,主要安排学校及各个专业学院规定的必修课程;第二学期10周,主要安排各专业课程及外出教学课程;第三学期8周,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专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跨专业课程学习。

  中央美术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在建构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促成代表中国最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注重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创作、研究、教学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全国、服务首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思考中国美术发展的全局,把握和引领中国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学术建构。基于对宏观使命的思考、理解和自觉,在人才培养与储备,在学科建设,在教学实践与成果,在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上,我院都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院将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中央美术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和学术氛围。在中央美院二年半和日本半年的学习,严格按照日本京都情报大学动画专业教学大纲实行教学和管理。从第二学年开始主要专业课程由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的教师定期来美院开展核心课程的教学。此外,日本大学的专家学者、大学代表定期访问,交流工作,对学生进行讲座宣传,介绍在日本的生活学习、本专业的情况和其他大学同类专业的国际发展态势,以开拓学生视野。中央美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把学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依托动画专业特色,树立优良的学术氛围和带动学生整体的外语学习氛围。坚持育人为本,以学比学,营造良好的育人格局。本项目教学严谨,管理严格,充分保障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和学有所长。

学校排名

实验艺术系“E条走廊”画廊  历届美术高考专业第一名

  刘睿: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素描、创作单科第一

  朱传奇: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全国第一名,素描单科第一名

  韩丁虎:2007年中央美院专业总分第一名,创作单科第一名

  苏日娜:2007年以速写单科第一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造型专业

  李长夙: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全国第一名

  张钰:2008年中央美院造型素描第1名;

  裴俊飞: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速写单科第一名

  李慕华:2009中央美术学院速写单科第一名

  白新宇: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第一名,设计色彩、立体构成 单科第一名

  郭 创: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素描单科第一名;

  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美术考试专业合格线

  一、内地考生各专业总分合格线

  造型艺术:总分260分 (满分400分)

  中国画:总分205分 (满分300分)

  艺术设计:总分277分 (满分400分)

  建筑学:总分193分 (满分300分)

  书法:总分195分 (满分300分,总分计算公式:创作1+创作2+临摹1*50%+临摹2*50%)

  新疆定向:造型(油画)总分241分(满分400分)

  新疆民考民:造型艺术:总分158(满分400分)

  艺术设计:总分240(满分400分)

  二、港澳台考生各专业合格线

  造型艺术:总分266分 (满分400分)

  中国画:总分240分(满分300分)

  艺术设计:总分290分 (满分400分)

  建筑学:总分185分 (满分300分)

教学力量

办学规模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现有在职教职工572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47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徐悲鸿欣赏的徐兆孜画家的留学生百余名。

  中央美术学院设有条件完好的教室、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含量高,有力地支撑了该院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图书馆是国内最先进的美术专业图书馆之一,共有图书近40万册。美术馆藏有珍贵藏品,其中包括明清以来的卷轴画两千多件。美术馆还定期举办本院师生作品展,承办国内外学术水平较高的美术展览。此外,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均能很好地满足各项教学要求。

教学设施

标志性建筑钟塔-ms211中央美术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如专业教学设施油画材料工作室、版画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电脑美术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实验艺术工作室、雕塑系试验室、壁画系试验室、建筑设计工作室、中国画临摹室、材料加工车间等专业教学设施,此外,还有大量多媒体电教室、语音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公共教学设施。

学院有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运动场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草坪足球场、武术训练馆、健身房、200米溜冰场等。

专业设置

2011年“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会场  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现有九个本科专业(绘画、中国画、书法、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建筑、摄影、动画),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覆盖八个二级学科),一个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一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涵盖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动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摄影艺术、数码媒体艺术、首饰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设计管理、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艺术考古、书画鉴定、书画修复等近30个专业方向。

院系介绍

  中国画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的绘画科,1922年改称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国画系。在历经80多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中国画学院经历了1928-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画系,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1958年的中国画系以及2005年的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师资阵容强大,学科设置全面,也是国内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之一。

实验艺术教授 徐冰张国龙吕胜中宋冬贾樟柯  在80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创作的历程中,中国画学院伴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以徐悲鸿先生及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和郭味蕖、肖淑芳、李斛、宗其香、田世光、刘凌仓等先生为代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中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教学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画现代的演进过程,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具有示范、楷模的作用与重大影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学院在经历了系统的教学和充分的学术积累之后,形成了一支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特点的堪称全国一流的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创作实力以及高等人才的培养方面,都雄踞全国。

  如今中国画学院实行一年级中国画基础,二、三、四年级专业学科基础教学的机制。设三大教研室:人物画教研室:写意与工笔专业;山水、花鸟教研室;书法教研室;材料与表现工作室;书法与绘画研究比较中心。

  造型学院设有基础部、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实验艺术系。造型学院新生统一在基础部学习一年,期满成绩合格后,分入油画、版画、雕塑、壁画专业继续学习。基础部注重对学生综合造型能力的培养,并将中西方造形艺术的不同创造概念、不同造型意识融入造型基础的教学当中,用以引导学生对东西方优良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深化学生对造型的认识、对艺术表现的兴趣和理解,针对提高学生对未来专业选择的适应能力,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

先生与后生

  基础部注重对学生综合造型能力的培养,并将中西方造型艺术的不同创造概念、不同造型意识融入造型基础的教学当中,深化学生对艺术表现的兴趣和理解,针对提高学生对未来专业选择的适应能力,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新生统一在基础部学习一年,期满成绩合格后,分入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和实验艺术专业继续学习。基础部注重对学生综合造型能力的培养,并将中西方造型艺术的不同创造观念、不同造型意识融入造型基础的教学当中,用以引导学生对东西方优良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深化学生对造型的认识、对艺术表现的兴趣和理解,针对提高学生对未来专业选择的适应能力,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

  一学年专业课程有:泥塑、素描、书法、线描、设计认知基础、解剖与透视造型、色彩、创作基础。八门功课根据要求穿插教学。素描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确立明确的造型意识、造型观念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建立主动的、敏锐的、清晰而整体的造型意识,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规律;色彩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全面掌握色彩的客观规律,准确控制画面的色彩关系,达到形色结合,提高色彩修养,完善学生的造型意识;泥塑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泥塑的实践课,启发学生了解初步的形体、结构空间和空间的关系;设计认知基础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系列讲座对设计思维的特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初步学会认知设计艺术与建筑艺术,并开发学生未来的设计思维和造型创作思维做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准备;线描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审美特点,传授人物白描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一般表现形式;解剖与透视造型教学使解剖和透视知识与绘画造型技能的教学更为深入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基础通过“观察与表达”作业,引导学生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并对获得的感受做初步的表达实践。

  油画系是中国油画教学最早的基地之一。自1956年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经过系统的教学实践和反复的学术积累,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一、坚持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自身规律,二、坚持艺术为人生,艺术为社会进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目前油画系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室和基础教研室研修班工作室,实行导师工作室教学体制。油画系已培养出众多德才兼备的本科生、研究生、研修生。许多人已成为知名画家、教授,及全国各地油画界及美术事业的骨干力量。

基础教研室(基础部)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油画材料表现工作室

  版画系创建于1953年,初为版画科,后改为版画系,是全国第一个版画专业系。版画系早期设有木版、铜版、石版工作室。八十年代早期在中国率先成立丝网版画工作室。八十年代中期,版画系还开设了插图专业;九十年代,版画系又先后成立了传统版画工作室和数码版画工作室。版画系本科学制四年,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基础部学习后,进入版画专业的基础和造型综合基础的学习。本科生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为素描、色彩和版画基础课。三四年级在导师工作室学习。版画系教学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学术水准,在全国版画教学中起着前沿性的引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影响。

版画系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第五工作室第六工作室

  雕塑系成立于50年代初,目前雕塑系已形成了专业基础教学、导师工作室教学与技法材料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泥塑写生和现代材料技法相融合的专业基础教学上,导师工作室教学保持了其既有的写实雕塑优势,且吸纳现代材料教学优点,代表了国内美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雕塑教学、研究和创作的平台。

雕塑基础,部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第五工作室第六工作室材料工作间

  壁画系成立于1978,是在改革开放历史大潮中诞生的当代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第一个壁画专业系。自创建以来,致力于复兴历史传统,吸取当代世界各国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的优长,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的教学与创研体系,并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重要的创研实体。壁画教学实行工作室制。目前设有三个工作室、一个基础教学教研室和一个壁画材料工作间。壁画系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视野和现代艺术观念的中国当代美术教研群体,同时也是国内这一专业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教研实体。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实验艺术系前身之实验艺术工作室于2005年7月13日成立,是以近现代造型艺术多元化格局为背景,它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探索、研究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语言构架;关注近现代艺术实践经验,建立实验性艺术在当代学院艺术教育中的学术性层次;发扬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精华,鼓励本土语言的艺术创造。目前接受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本科生。除了基础教学之外,还聘请国内外较有成就、并具有相当学术水准和教学能力的著名艺术家开设以各自不同艺术媒介形式、艺术主张为核心的导师工作室,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可以选择导师工作室,配合以创作实践和艺术思想建设为主的相关课程。通过教学与专题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理性思辨能力,以期推进中国实验艺术的学术质量及文化层次,培养精于综合材料、装置、以及影像等新艺术形式的优秀艺术家。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试卷-色彩类  人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人文学院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国文人画史、中国古代画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美术文献学、中外美术交流与比较、西方现当代美术史、中国古代书画修复、艺术管理与策划、文化遗产与考古美术等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来,美术史系根据国际学术发展的态势,主动扩充和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领域,在视觉文化、西方女性主义美术史、新中国美术史、东方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上,已初显成就。现在下设四个专业系:美术史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美术教育学系,此外还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公共课部下设两个教学中心:外语教学中心、人文社科基础课教学中心,还设有体育教研室。人文学院与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哈佛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韩国的汉城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学院,和俄罗斯的列宾美术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美术史系美术理论,教研室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教研室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美术教育学系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之设计艺术系成立于1995年。设计学院的基础教学强调“艺术性、实验性、前瞻性、国际性”的教学定位,旨在培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果断的决策力的设计人才。现有视觉传达、工业设计、数码媒体、摄影、时装设计和首饰设计6个专业方向。设计学院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为:自然形态基础、抽象型态基础、构成基础、材料实验基础、通感训练、思维训练、综合训练等。强调以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掌握具象与抽象造型语言的表现规律,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所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了学院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整体发展,在国际设计教育界上形成了良好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摄影专业数码媒体专业时装设计专业首饰设计专业首饰与饰品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第五工作室第六工作室第七工作室第八工作室第九工作室第十工作室十一工作室视觉传达教研室时装设计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基础教学部史论部

 建筑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我国第一所著名造型艺术学院与大型建筑设计院联合办学的建筑学院。倡导与艺术界和建筑界维持密切的联系,以建立高水平教学、设计、艺术实践及理论研究为一体的教育平台,实现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建筑科学、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文化并重的教学理念,并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与设计师,从而改变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界与艺术界和文化界相对隔膜的现状。建筑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学、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三个专业,它们共同以造型艺术与审美训练、历史与人文素质训练、建筑学基本功训练与必备技术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专业间的交融互补与学术渗透,构成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建筑艺术教育体系。

  城市设计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中央美术学院为扩展设计教育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并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第一所院外专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园区,占地100余亩。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大,应用特强的城市设计形象设计类及城市生活产品设计类专业为主,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灵活机智和应变能力,逐步向城市化城市生活相关的设计领域辐射与延展,适应并引领社会生活时尚潮流,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积极介入相关产业的设计实践,以实践带教学。现城市设计学院设有城市信息设计学部、城市形象设计学部、城市时尚设计学部、城市影像设计学部。下设有出版设计工作室、动画创作。中心和培养中心等机构。在教学上强调设计与工艺、平面与立体、学术与时尚、创新与应用、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培养具有策划、设计与推广能力的市场适用性人才,力求在设计教育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试卷-素描类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二级学院,它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成教部,2004年3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收三年制高中起点专科、三年制专科起点本科学生,开设专业有四个专业:绘画专业(中国画、综合绘画)、书法学专业(书法)、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出版与读物、环艺)、动画专业,在校生共计900多人。我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于每年6月开始,9月中旬进行专业考试。新生于第二年春季入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普及教育为主,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专业讲座的密度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实施互动式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造型艺术研究所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以招收艺术创作实践类博士研究生为主,基本的教学理念则是培养学者型的艺术家以造就具有高尚人文情操和全面艺术人文修养并具有创作素质的高级艺术人才。现任主任为薛永年教授、副主任罗世平教授。

  我部实践类博士生的教学实行导师组集体指导,按课题方向组织教学的方式进行。导师组由学院特聘的艺术成就卓著的实践类教授和在美术史论上有学术建树的教授组成。博士生在读期间实行学分制管理,按规定完成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和第一、二外国语)、专业理论课(美术史论方法研读、西方思想文化典籍研读、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研读、当代美术创作与文化思潮等)及专业课(社会实践、创作研讨和教学实践)的课程,且通过专业作品评审和论文答辩后,方可授予博士学位,基本学制为三年。此外,我部还举办了高研班,以吸收更多有培养前途的人才,秉承着与实践类博士生一脉的教学思路。

  我部自2003年开始招收实践类博士以来,迄今已有四届。专业方向涉及油画、中国画、版画、壁画、雕塑和书法。现有实践、理论类导师24人。在读博士生43人、高研班15人以及访问学者6人,学生来源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留学生。

  造型艺术研究所导师组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广军、王镛、王宏建、孙家钵、孙景波、朱乃正、李少文、张立辰、易英、罗世平、邱振中、邵大箴、钟涵、郑岩、郭怡孮、袁运生、钱绍武、贾又福、靳尚谊、靳之林、詹建俊、谭权书、潘公凯、薛永年

特色专业

雕塑专业

  项目名称:雕塑专业

  所属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

  项目负责人:隋建国

  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艺术学

  内容: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与方案、进展程度等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院雕塑系自建立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雕塑系成立,由此到6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期间以当年留学法国归来的雕塑家为主,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现实主义雕塑教学系统,后来又有一批留学苏联的雕塑家加以补充,使之更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雕塑教育和学术发展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央美院雕塑系为全国各大美术学院教学和创作机构输送了大量的杰出雕塑人才,为新中国雕塑教育奠定了基础。

  从70年代末恢复高考招生到中央美院迁出王府井是雕塑系第二个发展阶段,主要工作为恢复正常教学系统,并在改革开放新局面下,根据社会的发展对教学体制进行了调整,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艺术的新观点、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上的创造性。

  从中央美院2001年迁入望京新校址至今为雕塑系教学第三发展阶段,重点工作为在保持原有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初步建立现代材料教学系统;并着手面对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需求,进行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雕塑系的教学体系再次调整,形成了专业基础教学、导师工作室教学与技法材料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既保持原有的写实雕塑优势,又吸纳现代材料教学优点,代表了国内美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

  建设目标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正确贯彻中央美术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精神,发挥本系专业已具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我系的学科特色,以推进我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认为,未来我系发展和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坚持和不断深化和拓展:

  (一)坚持"双基础"的学生造型能力和基础训练

  所谓"双基础"是指:1、全面的泥塑人物写生课程,帮助学生从习惯的平面二维感觉与表达习惯向三维的立体、感知与表达方法转化。继续中央美院优良学术传统。2、通过基础技能训练,达到对材料语言表现的认知和理解,将现代抽象雕塑观念带入教学。以上两个部分基础课程按比例搭配相互响应,为学生打下较为全面的三维立体造型思维基础。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试卷-速写类  (二)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雕塑教学和创作模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现实主义教学体系中所确立的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已经成为在全国乃至国际美术院校中的优势和强项。它业已成为我们一个新的传统,它以其现实性和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已有事实证明此传统在新的社会创作实践中自我更新的可能性。

  (三)坚持现代雕塑材料语言与新观念的实验性探索

  雕塑系在全国美院中是最早全面实施材料教学的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对雕塑材料语言体悟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抽象艺术语言相关的材料教学。我们建立了6个不同材料设备完善和齐备的材料工作间和二个以材料与观念研究为教学方向的导师工作室。材料工作室的设立和材料与观念课程的教学实施一方面填补了雕塑教学中长期缺失的不足,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全国美术院校范围内改革原有单一教学结构和体制的进程。新的雕塑教学观念被引进极大地丰富了雕塑教学手段和形式。真正形成了一个可以面向社会、面向当代、面向国际的当代雕塑体系。

  (四)坚持特色培养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是我系历史延续过来的。在文化艺术多元,社会需求丰富的今天。传统的架上雕塑在向户外景观艺术发展,纪念碑雕塑在向公共空间艺术延伸,泥塑制作已不是雕塑创作的唯一过程,新材料的应用和新观念与形态的转化需要在教学中顺应。到2003年,我们基本确立并完善了三个教学方向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框架结构。三个方向是:写实雕塑、材料与观念表现、公共艺术。这六个工作室既基于同一学术脉络,又具有各自延展的空间与方向,可以满足本学科发展和当代社会对雕塑艺术各个领域的需要。

  (五)加速建构中国民族雕塑学科教学体系和相关教学机制

  对于本土民族雕塑学科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已纳入我系工作室系列建设规划中来。这是我国雕塑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国本土传统雕塑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传承资源。然而在学院这块平台至今没有真正系统地纳入教学体系中加以教授和传承,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方式和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雕塑教育的遗憾之处。因此本土传统雕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必须而且紧迫的任务,也是我系责无旁贷的使命。

  建设思路与方案

  (一)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线,加强学术的特色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凸显传统雕塑教育优势和开拓当代教学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A、立足现实主义雕塑教学体系,确立并拓展基础和创作教学内涵,进一步完善其体系、课程建设,以适应当代社会并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完成自我更新。

  B、完善"双基础"教学内涵,确立以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基础(现代机具、工艺的操控技能)为主的基础教学内涵:在传承的基础上,延展学科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试卷-速写类  C、从雕塑艺术的本质概念出发,确立以导师工作室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拓展以各导师工作室研究方向为指导的专业教学内涵,形成方向性、特色性明显的导师工作室教学。同时为高层次教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的拓展建构起平稳、自然的链接。

  D、根据雕塑系整体学科教学建设的目标,加快中国本土雕塑学科教学系统的建设步伐,继续完成公共艺术学科的教学结构和课程调整;推进材料学科教学与创作应用和实践;

  E、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不断综合吸收自现代主义以来的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演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打造雕塑系"交流"窗口,为校际间、师生间互动交流和成果展示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完成现有教学结构下的全部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启动中国本土雕塑学科师次队伍、课程大纲和教材建设工程。加快形成以国际外来艺术为源头的中国现当代现实主义雕塑教学体系和五千年本土文化系统背景下的中国民族雕塑艺术体系的两大教学、科研板块。

  其中,将集中精力侧重实施民族雕塑艺术教学体系的建立。我们将采取科学论证的方法,积极筹备该学科教学所需的师资调整和引进机制;专业课程的学术设置;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编写等一系列必备条件。当条件成熟时,将成立本土民族雕塑研究工作室,招生生源将来自本系基础部新生,逐步发展建立本土民族雕塑教学体系。

  进度安排

  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工作任务,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制定如下工作进度安排:

  (一)完成该项建设任务期限为四年;

  (二)计划在四年建设期内,将我系的"双基础造型能力和基础训练"以及"现实主义雕塑和创作模式教学"这两个较成熟的项目的建设与完善始终贯穿在整个建设期内;

  (三)对于我系"雕塑材料语言与新观念的实验性探索"和"特色培养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我们将在建设期内的每一学年结束时,结合全院教学检查进行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和评估;

  (四)对我系"中国民族雕塑学科教学体系和相关教学机制"项目的建设,我们将重点投入力量加以启动和实施,并视其实际情况在建设期前三年内力争完成教学体系和机制的准备工作,第四年实现该项目的教学实施。

  第二类特色专业项目--动画

动画专业

校园风景  所属院系:城市设计学院

  项目负责人:诸迪

  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艺术学

  内容: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与方案、进展程度等

  建设目标

  城市设计学院动画专业设置于2002年,已经有2届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4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共有234 人。目前有动画专业本科生、漫画专业高职生、研究生等各层次在校学生365人。

  动画专业的设置有三方面的依据:

  首先,跨入新世纪后,中央美术学院为建构新时期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在原有培养纯粹的造型艺术人才的基础上,开始向高级复合型艺术创作和应用型人才方向融合。动画专业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新的重点学科,应运而生。

  其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日益呈现出一种个性化、时尚化的特征,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动画专业正是以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作为自己专业建设的依据。

  再次,动漫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目前的动漫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差距很大,表现出以下特点:

  1、缺乏国产动漫原创精品;

  2、动漫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

  3、国产动画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市场被国外产品占领。

校园风景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我院设置了动画专业,是通过研究动漫的传播关系和了解并掌握动漫的创作规律,创作动漫产品,并通过建立动漫实习基地和研究基地,创造我院动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为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发面的积累和输送。

  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具有领导大众审美取向的、具有较强造型能力、艺术修养较为全面、能够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动画影像艺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在学习和借鉴中外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研究、探索和开拓我国新一代动画影像的艺术风格。同时,在现有的城市影像样式和传播方式上,寻找更多的形式语言和利于推广的可能性,在动漫影像产品的创作上,有更多的延展性和前瞻性,并把专业教学和市场实践结合起来,依托中央美术学院在造型艺术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艺术观念上、审美趣味上、形式语言的表现上等诸多方面,逐步拓展出一条具有中央美术学院自身特色的的动画专业的教学体系。

  建设思路与方案

  1、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

  * 注重动漫艺术与技术研究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 注重动漫高技艺和行业化工具的熟练应用。

  * 鼓励学生在数字/动漫领域的研究和制作方法上进行尝试。

  * 在概念和观念的发展方面---具有设计、故事描述、摄像和动画技巧。

  * 在工艺方面---能有效地运用各种工具、技术和媒体。

  * 在美学和艺术的表达方面---能有效地与观众交流。

  * 完成能体现个人创意与技术能力的作品集。

校园风景  2、完善师资培养和使用机制

  A.重视学术资源力量,创造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开办动漫教学,规模从无到有、迅速扩大,师资需求日益增长,依据"资源有限,智慧无穷"的指导方针,学院努力寻求新的模式,以多种的策略建立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梯队,建立高学历结构、具有中远期师资结构、年轻化的丰富学科结构,丰富的学术支撑背景和建构不同知识结构,建立不同的国别-国际化的教师团队,逐步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我院动画专业教学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证。

  B.引进一线动漫设计师,充分利用专家网络,塑造教师强势队伍

  引进活跃在国内国际一线的社会设计人才和艺术人才是我院教师的优秀传统。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科建设拓展,建立"蓝图智库",利用国际教育与学术资源,建立人才高地和保持师资队伍强势,一直是我院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开选拔优秀人才的视野,不拘一格在国内外招贤纳才,引进了一批新学科拓展急需的在专业上已有建树、在业内已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利用专家网络及带来学术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创建艺术实践类高端教学平台,同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传播途径,提供机会,为动画专业未来的"人才网络"建设、师资力量的积蓄和保持强势打下良好基础。

  C.建立多渠道、多角度的师资培养体系,形成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校园风景  学院组织、鼓励教师进修,创造机会让教师出国深造进修。提升自身的人才水平,实行培养与激励措施,努力形成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山的机制和环境。学院推出创造机会让教师出国深造进修--积极为现有教师在职提高创造条件和机会,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充分利用我院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留学、访问和学术交流,开阔视野、了解学术动态,促进教学科研与国际同步发展,以留学访问、合作办学等形式进行多层次的学术访问。探索人才与智力引进的多样化,树立与国际接轨、多角度的师资培养体系的渠道,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之间的合作,近几年来聘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动画专业的客座教授,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3、打造开放式办学平台,促进动画专业"产学研"一体发展

  为了进一步真正落实教学指导思想,实现"推崇新异、关联社会"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上做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的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我院动画专业通过建立面向企业开放的工作室、校园学生创业孵化营、校外实习研究基地等,实现教学与社会、与产业的真正结合。

  进度安排

  为顺利进行本院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一)完成该项任务建设的期限为四年;

  (二)第一年,成立动画研究中心;

  (三)完成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四)进行特色专业教材的编撰工作;每学年编著教材2本左右;

  (五)着力进行动漫人才的培养,每学年培养出一批具有动漫原创能力、适应动画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动漫人才;

  (六)采用实施教学、科研、产业实习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搭建国内一流的实验平台及开放式办学平台,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促进动画专业"产学研"一体发展,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研究型作品;

  (七)积极参与并加强与国际、国内专业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巩固学术成果。

精品课程

校园风景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 (北京市精品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泥塑人体课 (北京市精品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部《色彩》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造基础课程

  公共造型艺术--工程学(壁画)课程建设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素描》课程

  中国书法--篆隶书综合训练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思维训练课程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摄影基础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创作构图课程

录取招生

  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现有在职教职工534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8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中央美术学院设有条件完好的教室、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含量高,有力地支撑了该院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美术专业图书馆之一,共有图书近40万册。美术馆藏有珍贵藏品,其中包括明清以来的卷轴画两千多件。美术馆还定期举办本院师生作品展,承办国内外学术水平较高的美术展览。此外,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均能很好地满足各项教学要求。此外,中央美术学院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美术研究》、《世界美术》两本国家一类学术刊物。

招生类别完成时间工 作 内 容本科生招生12月初网上公布下一年度本科生招生信息2月底,3月初专业课报名,考试4月15日前给专业考试合格考生寄发《高等艺术院校文化课考试通知单》7月初本科生录取7月20日前1,寄发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2,网上公布当年本科招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等基本情况9月初开学报到硕士研究生招生  (国家统招)  9月上旬  网上公布

  1、《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少数民族骨干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港、澳、台、华侨人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4、《外籍人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9月中下旬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届本科生,网上预报名10月初至下旬接收硕士研究生专业初审报名材料并进行专业初审10月上旬至月底硕士研究生招生国家网上报名11月上旬网上公布硕士研究生专业初审合格名单11月中旬硕士研究生考生考点现场确认12月中下旬网上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时间安排1月下旬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国家统考及专业考试)3月上旬通知考生考试成绩3月中旬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成绩复核4月底,5月初硕士研究生录取5月下旬网上公布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6月中旬寄发硕士研究生新生《录取通知书》9月初开学报到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艺术硕士,高校教师,)  7月初网上公布《艺术硕士,高校教师招生简章》7月中旬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国家网上报名7月底艺术硕士,高校教师考生到报名考点进行现场确认10月下旬艺术硕士,高校教师考生国家联考(统考科目)12月中下旬网上公布入学考试时间安排1月下旬艺术硕士,高校教师考生入学考试(专业考试)2月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录取4月网上公布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录取名单6月中旬寄发艺术硕士,高校教师新生《录取通知书》9月初开学报到博士研究生招生  1月初1、网上公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网上公布《少数民族骨干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港、澳、台、华侨人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4、《外籍人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月中旬至3月上旬1、博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含少数民族骨干、港澳台侨、外籍人士);

  2、博士研究生考生提交报考(专业初审)材料。

3月下旬网上公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初审合格)准考考生名单4月下旬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5月下旬博士研究生录取5月下旬网上公布博士研究生录取名单6月中旬寄发博士研究生新生《录取通知书》9月初开学报到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  招生  (进修)  5月中旬网上公布《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招生简章》6月上旬报名专业材料初审6月中旬网上公布专业初审合格名单6月中旬网上公布入学专业考试时间7月中旬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入学专业考试7月下旬网上公布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录取名单7月下旬寄发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新生《录取通知书》9月初开学报到

知名人物

历任院长

校园风景  1918年,郑锦,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校长

  1946年,徐悲鸿,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1949年,徐悲鸿,国立美术学院院长

  1950年,徐悲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53年,江丰,中央美术学院代理院长

  1958年,吴作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79年,江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83年,古元,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87年,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2001年至今,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院长简介

  郑锦(1883—1959)又名瑞锦,字褧裳,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师大、女师大教授,北京美专校长。工画人物,尤喜画古装仕女,精雅秀逸,合日法与中法于一炉。惟恐以所画费时,不能多作,故流传极少。晚年寓居香港。1918年,郑锦,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校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展览。1942年10月于重庆筹建中国美术学院,1943年创办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首任院长和研究员。1946年-1949年,徐悲鸿,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徐悲鸿,国立美术学院院长,1950年,徐悲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江丰(1910年—1982年)原名周熙,笔名高岗、固林,江烽,介福。祖籍上海。擅长版画、美术理论、美术教育。1931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活动,筹建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继而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所。1938年赴延安,负责编辑《前线画报》,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53年,江丰,中央美术学院代理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

徐悲鸿

派”,1979年冤案得以平反,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江丰美术论集》。

  吴作人(1908—1997),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1958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古元,字帝源,1919年生于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广东人,擅水粉、水彩、版画。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农村参加基层工作,业余进行木刻创作,参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他创作了不少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并授予甲等奖。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1983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潘公凯,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他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起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教学工作,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2001年至今,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高洪

  院长:潘公凯

  副院长:董长侠、谭平、徐冰

  党委副书记:孙红培

领导介绍

党委书记 高洪  高洪,汉族,1962年1月出生,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清华大学社科系法学学士,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团总支书记、团中央学校部中学处处长、学联办主任、少年部宣传处处长、少年部副部长等职务,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任团中央少年部部长,2005年12月至2008年8月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正司级),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2009年6月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院长 潘公凯

  潘公凯,1947年生,浙江宁海人。1964年就读于浙江美院附中,1978年在浙江美院国画系进修。1979年至

院长 潘公凯1984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4年至1992年历任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画系系主任。1994年至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部主任。1992年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艺术家、美术史论家、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

  

副院长 谭平

  董长侠,1957年生。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并于该校毕业,经济学学士。1982年至1989年任教育部基本建设局计划处经济师。1989年至1997年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计划条件处负责人,处长。1997年至2000年在英国进修、在同济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班学习、在香港工作。2001年至2002年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谭平,1960年生,河北承德人。198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学位。1984-1989年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

副院长 谭平系讲师,1989年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5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2003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徐冰  

  徐冰,祖籍浙江温岭。1955年生于中国重庆,197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该院任教。

副院长 徐冰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一等奖。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纽约直至2007年。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Award)。2003年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Artes Mundi),及纽约市教育局和高中教育艺术委员会颁发的第96届青年之友奖。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界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4 People in Review)。2007年,全美版画家协会授予徐冰"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展出、收藏,并被多本权威世界艺术史教科书所介绍。

党委副书记 孙红培  

  孙红培,1967年12月出生,河北献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国际政治专业)、管理学硕士

党委副书记 孙红培(行政管理学)学位。1989年留校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团总支书记兼党总支秘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学校教代会常务副主席,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部(处)长。2008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团干部称号。

历代名师

  A: 艾中信

  B: 薄松年

  C: 曹春生 柴扇 常任侠 常沙娜 常又明

  D: 邓澍 董希文 董祖诒 戴泽 杜键

  F: 冯法祀 冯真 傅天仇

校园风景  G: 古元 广军 郭味蕖 郭怡孮

  H: 贺天健 侯一民 洪波 胡一川 滑田友 黄宾虹 黄均 黄润华 黄永玉

  J: 贾又福 江丰 蒋兆和 靳尚谊 靳之林 金维诺

  L: 雷圭元 李得春 李桦 李宏仁 李化吉 李苦禅 李可染 李琦 李瑞年 李少文 李守仁 李行简 梁栋 梁玉龙 梁运清 刘凌沧 刘金扬 刘小岑 卢沉 刘焕章 刘勃舒 刘开渠 林岗 凌春德 罗工柳

  P: 潘公凯 潘世勋 庞薰琹

  Q: 齐白石 钱绍武 邱振中 秦岭

  S: 司徒杰 司徒乔 司徒兆光 宋源文 苏高礼 苏晖 孙滋溪

  孙景波 孙美兰 孙为民 邵大箴 沈从文 盛杨

  T: 谭权书 汤池 田世光 佟景韩

  W: 王合内 王宏建 王临乙 王珑 王克庆 王琦 王森然

  王式廓 王文彬 王熙民 王逊 王朝闻 韦其美 闻立鹏

  伍必端 吴冠中 吴作人

  X: 萧淑芳 徐悲鸿 许幸之 薛永年

  Y: 姚有多 彦涵 杨先让 叶浅予 叶毓中 于非闇 袁运生

  Z: 曾竹韶 宗其香 赵瑞英 赵友萍 詹建俊 张安治 张得蒂 张德华 张光宇 张立辰 张凭 张世椿 张世彦 张绮曼 张照旭 郑可 周建夫 周令钊 钟涵 朱丹 朱乃正 祝大年

其它信息

校园风景

年近古稀的余昌宇,家住仙桃剅河镇余脑村。虽须发如雪,仍求学不止,成为中央美院建校以来,招收的年龄最大的研究生。2012年7月8日,他得知中央美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究班招生信息后,便按要求办理了报考手续。经过两个半月的紧张备考,9月25日,他参加了中央美院组织的中国画命题创作的笔试和面试。

苦心人天不负。68岁的余昌宇以优异的成绩,被招录为中央美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究班的新生。此后两年内,余昌宇将修完以山水、花鸟、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及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7门研究生课程。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8-06 11:54:49发表

    三本的学校都差不多,能上二本肯定不会来咨询三本。好学校和坏学校的差别就是学生的好坏。没考好不想补习,我感觉学艺术的走三本,这里就可以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