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学校大全朝阳大学大全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22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长春工业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教学楼

作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2个教研部,并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空军国防生培养高校。

长春工业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举办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35所院校之一。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权(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7个一级学科、6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3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8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共53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9000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办学格局。

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素质与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096名,其中教授148名、副教授495名,博士生指导教师20名,硕士生指导教师359名;教师中有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名、全国百名优秀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有吉林省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讲教授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吉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名、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0名,有吉林省高级专家5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9名、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名、吉林省教学名师6名、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名;有8人享受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中青年教师队伍以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骨干,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学校多年来着力于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市场中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学校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创新教育和学习的革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普遍增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建有27个研究所,1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各类专业实验室设备仪器精良,实验条件先进。校图书馆藏书110万余册。学校还有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以及省内高校一流的田径运动场等。学校的计算机校园网通过光纤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学生在校园内随处可以享受宽带网络服务,阅读数字期刊和电子图书等。

长春工业大学学校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发挥工科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全面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承担起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学校的科研与产业结合紧密,与企业合作密切,研发针对性强,成果转化率高。 近4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33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5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9项,,其中39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1项,SCI、EI和ISTP收录论文896篇。2012年9月,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挂牌成立,为吉林省首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依托一汽、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三实、三结合”的办学特色。如与吉化公司合作20多年,为吉化开发出多种产品,新增产值50多个亿;合作开展碳纤维公关,产品用到了“神五”、“神六”、“神七”上等等。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英国佩斯利大学、日本新潟经营大学、韩国灵山大学、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等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并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协作。2012年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外国合作大学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师、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承担并完成四年制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

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工程训练创新能力竞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赛事中获奖达900余项。多年来,学校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2009年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成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学校在注重抓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各种学生社团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学校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连续2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2009年1月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12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2012年7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自2010年以来,学校一直积极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截止于2013年8月,随着博士学位授权等一系列高度肯定,标志学校已步入教学研究型大学行列;为把长春工业大学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一)1952.4-1952.10 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为1953年7月15日一汽建厂而设)

长春工业大学(二)1952.10-1953.12 长春汽车技术学校

(三)1953.12-1958.8 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汽车制造学校

1956.6 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第一工人技术学校并入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汽车制造学校

(四)1958.8-1961.8 长春工业专科学校

(五)1961.8-1962.8 吉林理工学院

1961.8 长春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入吉林理工学院

1962.5 吉林矿冶学院并入吉林理工学院

1962.8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大专部)并入吉林理工学院

(六)1962.8-1970.10 吉林工学院

1963.7延边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并入吉林工学院

1963.8 吉林轻工学院并入吉林工学院

(七)1970.10-1978.10 吉林工业大学

1970.10 吉林工学院并入吉林工业大学

(八)1978.10-2002.3 吉林工学院

1978.10 吉林工学院复院

2000.9 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长春煤炭工业学校、吉林省轻工业设计学校并入吉林工学院

(九)2002.3-今 长春工业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有公费和自费之分。

公费:免学费,每月补助200元/人。无奖学金。

自费学费:6000元/年,无补助,无奖学金。

宿舍:基本上为标准八人寝室,寝室公用一张学习桌,林园校区有研究生公寓,三室二厅二卫。

学科建设

立项建设期:2011年6月-2015年12月

学科专业及代码

序 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0703化学20802机械工程3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4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5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7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立项培育期:2011年6月-2013年12月

学科专业及代码

序 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0701数学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授权一级学科0270统计学授权一级学科法学0301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3社会学030301社会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学0701数学★授权一级学科0703化学★授权一级学科工学0802机械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授权一级学科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08电气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权一级学科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授权一级学科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纺织工程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授权一级学科0835软件工程授权一级学科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授权一级学科1204公共管理授权一级学科艺术学1305设计学授权一级学科

★:吉林省重点学科

▲: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

教学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

光电效应实验室

演示实验室

光学棱镜实验室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室

组装电表技术实验室

用光杠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室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室

霍尔效应实验室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室

光学暗室实验室

旋光仪测旋光率实验室

声速测量实验室

密立根油滴仪实验室

全息照相实验室

电测实验室

机械性能实验室

扭转实验室

液压实验室

数控实验室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室

综合实验室

测试实验室

控制工程实验室

CAD实验室1

CAD实验室2

CAD实验室3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

工业设计专业画室

CAID实验室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

精密量具实验室

机电实验室

扫描电镜室

透射电镜室

X射线衍射室

金相实验室(含制样室、观察室、摄影室、显微硬度室、暗室)

热处理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硬度与磨损实验室

力学性能实验室

表面处理实践教学基地(高中频感应实验室)

表面处理实践教学基地(电镀实验室)

多媒体技术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小型机系统实验室

基础程序设计实验室

数据库技术实验室

研究生实验室

高频与信号实验室

通信原理实验室

数字传动实验室

信号处理实验室

计算机原理实验室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

电工实验室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

单片机应用实验室

PLC及单片机实验室

微机原理实验室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室

自控系统实验室

过程控制实验室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室

电力拖动系统实验室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

数字传动实验室

检测技术实验室

生物电子技术实验室

楼宇自动化实验室

水处理工程实验室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

高分子实验室

化工专业实验室

化工仪表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加工实验室

开放性实验室

制药工程实验室

分析化学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室

无机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

普通化学实验室

食品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

遗传学实验室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非线性编辑实验室

电视画面编辑实验室

摄影实验室

电视照明实验室

录音实验室

手工会计实验室

纺材实验室

纺部实验室

织部实验室

纺纱工艺实验室

织布工艺实验室

服装实验室

动画造型实验室

丝网印刷实验室

模型实验室

木工实验室

数字网络多媒体实验室

家庭工作室

小组工作室

个案工作室

高职学院音乐实践实验室

长春工业大学

党委部门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武装部

学生工作部

保卫部(综治办)

群团组织

工会

妇委会

团委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广播站

学生会

宿舍管理委员会

社团联合会

生物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

行政部门

校长办公室

人事处

学生处

计财处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研究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资产管理处

校园建设办公室

保卫处

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离退休工作处

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参见艺术设计学院)

人文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教研部

军事教研部

工程训练中心

教辅单位

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

图书馆

档案馆

高等教育研究所

后勤产业

后勤集团

就业服务处

校医院

高技术研制厂

申通公司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郭力(兼)1952.4—1952.10

长春汽车技术学校宋敏之(兼)1952.10—1953.5

长春汽车工业学校 宋敏之(兼)1953.5—1953.12

长春汽车制造学校 宋敏之(兼)1953.12—1954.8

李仲祥(兼)1954.8—1955.8

牟政(兼)1955.8—1958.8

长春工业专科学院 牟政、吕明、蒋建荣(主持工作)1958.12—1961.8

吉林理工学院 牟政(主持工作)1961.8—1962.8

吉林工学院

黎靖

郭常夫

何克

肖宗智

1970.8—1978.10 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

吉林工学院徐志谦、樊万清(主持工作)1978.10—1981.2

王雒文 1981.2—1983.12

刘云旭1983.12—1992.10

程士瑛1992.10—1995.12

杜立政(兼)1995.12—2000.8

张德江2000.8—2002.3

长春工业大学 张德江 2002.3—

中共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总支委员会魏琪(兼) 1952.9—1952.10

中共长春汽车技术学校总支委员会 魏琪(兼)1952.10—1953.5

中共长春汽车工业学校总支委员会 魏琪(兼)1953.5—1953.11

宋英民 1953.11—1954.11

中共长春汽车制造学校总支委员会 宋英民1954.11—1958.8

中共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委员会 牟政(兼)、宋英民(主持工作)1959.1—1959.10

中共吉林理工学院委员会 宋英民(主持工作)1961.8—1962.8

中共吉林工学院委员会 吕东圃(兼)1962.8—1963.8

吕东圃(兼)1963.8—1965.2

靳锡九 1965.2—1970.8

中共吉林工学院委员会 徐志谦(主持工作)1979.2—1979.6

徐志谦1979.6—1983.12

李鸣岐1983.12—1985.7

张国学1985.7—1989.7

高远志(主持工作)1989.7—1990.5

杜立政1990.5—2002.1

陈海英2002.1—2002.3

中共长春工业大学委员会 陈海英 2002.3—2005.7

董玉辉2005.7—2013.7

万春明2013.7— 

长春工业大学校园风光

郭力(1916——1976)原名高崇岳。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他的巨大贡献、卓绝德行,难以磨灭。1950年2月,中央重工业部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4月任命郭力为第三筹备组主任,时年34岁。

郭力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1952年4月19日,他被重工业部任命为他被任命为六五二厂(一汽代号)厂长,也是第一任厂长。一无人力、二无阵地、三无经验,郭力率筹备组的同志,招人才,选厂址,翻译苏方提供的资料、图纸,配合专家修改、补充……中央批准了初步设计,郭力作为“一汽”的第一任厂长,离京赴长春上任。当时的厂区荒野一片,只有日军留下的细菌工厂和几座建筑物的残垣断壁。郭力果断采取自营与外包并进的办法,短短几个月,修复建筑面积50338.4平方米,恢复了通水、通电、取暖,还开设了培训干部的汽车工业学校(今长春工业大学),并亲自兼职为学校校长,汽车工业学校的成立,为一汽的提供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后来的独立成校奠定了基础。

1964年刘少奇、邓小平搞托拉斯试点,郭力受命组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并担任了总经理,其后不久,他被任命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管全国汽车工业。 因为这个经历,有些人戏称他为“新中国汽车第一人”。

从建厂选址到远赴苏联学习先进技术,直至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如期顺利下线,宣告了“一汽”的建成投产。 郭力为结束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0年生,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吉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政管理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造诣颇深。先后主审、主编和参编了《思想品德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程》、《高校党建工作新论》等7部著作,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吉林工学院党委书记期间,学校连续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模范党委、先进党委标兵、先进院校、文明单位标兵,并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兼任院长后,他提出并实施了以“3321工程”为核心的兴技战略,使学校快速发展。他曾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卓识奖”、《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授。男,1935年4月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现任吉林工学院教授(原任院长)、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吉林工业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系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暨长春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联合国科教文协会理事、长春市科协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业绩:40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汽车运用工程及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85年任副院长,1992年任院长,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参与汽车保修现代化、汽车综合节能、汽车运行工况计算机模拟、汽车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冰雪路面清理机等研究项目及地区科技发展规划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项目通过省、部鉴定,有的获省、部表彰奖励,获发明奖及专利。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公路学报》、《汽车运输研究》、《汽车技术》等刊物上,多次获论文奖。“微计算机在运输生产中的应用”、“汽车运行工况的计算机模拟”等论文获较高评价,是我国最早在汽车运输方面应用计算机的研究者之一。七十年代曾为我国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及该专业研究生工作恢复与培养做出过艰苦努力,对学科发展有一定贡献。驻地某集团军授予《科技拥军之家》牌匾,长春市政府给予二等功奖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中国社会报》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等先后报导过其事迹。

教授。江苏泰州人。195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工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吉林省金属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专于热处理。提出了普低钢PDMS强化法。编有《金属热处理原理》、《钢的等温热处理》。

教授, 1929年生于辽宁宽甸。1946年入佳木斯东北大学学习,一年后到克山中学任教。1949年重入东北大学历史系学习, 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0月留校工作, 先后任系团总支书记、校学生科第一副科长、数学系助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分校副书记、副政委等职。1972年调吉林省工交办任秘书处、 生产处负责人。1978年任吉林工学院教务长,1979年任副院长。1983年7月调东北师范大学任党委副书记, 同年11月任党委书记。1989年9月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现任领导

张德江1954年1月生,197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1981年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工作,1982年评为讲师,1988年评为副教授,1995年评为教授。2003年受聘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生导师。历任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自动化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2000年8月开始任吉林工学院院长。2002年3月,学校更名,任长春工业大学校长。

兼任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吉林省政协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吉林省政府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工程技术组召集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专家、吉林省信息产业咨询专家、吉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曾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董玉辉,男,汉族,教授,1953年2月13日出生,吉林舒兰人。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毕业于长春光机学院光学专业,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张会轩,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九台市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90年获英国LANCASTER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同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被确定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01年被评为首席教授。

熙莹,爱新觉罗氏,男,满族,1955年1月长春市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理学士。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长春市朝阳区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

胡明,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吉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1995年考入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7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6 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评为助教,1992年评为讲师,1997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评为教授。历任电子工程系教研室主任、计算机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学院院长,2009年5月任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

童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7月出生,甘肃会宁人,现任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副研究员。 1989年考入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1993年留校工作。曾任吉林大学产业管理处秘书,2003年任吉林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任吉林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主任,2008年任吉林大学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主任。2010年12月任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2001年至2004年在职就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并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在读博士。1995年获司法部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证书。发表高教管理等方面论文10余篇,在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若干成果。

长春工业大学岳学军,男,汉族,1952年生,江苏武进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法学研究生,教授。现任长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春市十一届政协委员。

王忠,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本科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在读博士。曾任长春大学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处)副部(处)长、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副处长(挂职)、长春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兼规划处处长,学校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2005年任长春大学纪委书记,现任长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兼任吉林省青联常委,省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学学科专家,朝阳区人大代表等,曾任长春市十届政协委员。发表高校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等课题研究10余项,编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著作多部。曾获团中央直属机关理论征文一等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省直先进工作者等。

李德民,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副教授,吉林省通化市人,1974年5月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1992年东北师大自学考试毕业,获学士学位。历任通化矿务局团委书记、吉林省煤炭工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吉林省煤炭科研所党委书记、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科技中心人事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知名校友

1962年10月生,吉林九台人。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1984年至1993年留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硕士(87),东京大学博士(90),分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863计划”纳米器件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著名的纳米器件研究专家、长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1982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1988年至1990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1994年晋升为教授。自1993年起曾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管理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务,2000年奉调组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并担任院长至今。

男,1945年生,河北抚宁人,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毕业。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省动力机械厂工人,技术员,车间党支部副书记,生产技术科科长,车间党支部书记,副厂长。榆树县委副书记,吉林省纪委常委,副书记,辽源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吉林省公安厅厅长。1996年4月任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1999年5月任年起任公安部副部长。1996年4月授予副总警监警衔。

男,1952年生,研究员级高工,1982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现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副部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汽车金属材料应用研究和汽车零部件强化工艺及可靠性试验研究工作.承担国家863、部、省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科研项目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

男,1943年3月生,汉族,吉林省公主岭人。1962年9月至1968年3月在吉林工学院学习。1972年2月至6月任武汉化工研究所团委书记。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先后任武汉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2003年1月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文化传统

爱国

提倡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学校肩负着育人的历史重任,更需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爱国主义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德、信念和精神。

敬业

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尤其是教育领域,迫切需要发扬敬业精神,离开了敬业精神或敬业精神不足,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求实

求实是我们党积极提倡的良好作风,更是我们工科院校师生应该具备的品格。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教育他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说真话、做实事、实心实意、实实在在地为祖国做贡献。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尤其是高校,我们培养的是祖国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将通过因材施教、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科技活动等手段不断激励广大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为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爱国 敬业 求实 创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爱国”是核心,“敬业”是基础,“求实”是品格,“创新”是灵魂。它们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该校办学宗旨、育人方向、治校风格及特色。

学校排名

1、吉林大学 --- 985大学 东北所有大学中与哈工大齐名,国家重点,东北四所985之一

2、东北师范大学 ---211教育部 国内五大师范院校之一,东北师范院校的翘楚。

3、延边大学 211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大学(综合实力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学科)---这一批次学校均有国家重点学科延大的朝鲜语实力强悍,理工的光电国内知名。

4、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虽然学校实力一般,尚无博士点,东北电力博士点在中期建设阶段,但是毋庸置疑这两所学校的高考分数及就业直追吉大东师,因为无国家重点所以暂居第四。

5、吉林农业大学学校的实力很强,博士点很早就有,而且分布广泛,省内除吉大东师外唯一有院士的学校,但是因为涉农所以高考分数及就业相对与上一批次差些,但是毕竟实力在那,独居第五。

6 、长春工业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这一批学校在吉林省内要比下面的学校学术科研水平高一个档次,这四个学校硕士点众多,博士点有的有,有的正在建设中,高考分数及就业比第7档次的稍强,但可以忽略不计。

7、长春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此批为硕士点的最后一批院校,长大正在建设中,马上招生,其他已有硕士点。这一批次学校除了长春大学是综合性外其余皆是专业性学校,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专业性大学的学术水平不低,但是专业窄在综合排名上明显吃亏。这一批次承上启下,与第六批差距不大,但是与下面批次差距扩大。

8、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这一层次的学校参差不齐,吉林工程师范、吉林化工、通化师范是老牌的大学,但是自身都存在缺陷,吉林工程师范始终没发展起来,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职业师范类院校其发展远落后于天津的职师。吉林化工的化工类专业导致了该校发展很慢,但其本科历史很久,现在申硕成功,前景仍不看好,除非改名成功吉林科技大(这一名称长师也在争取)。通化师范受地域所限发展较慢再加师范专业受限严重,有被后来者追上的可能性。这里要表扬长春工程虽然合校成立本科很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有达到第7层次之势,只是国家对于本科院校申硕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暂时还只能在第8层次内。这一层次的学校长工程的就业稍好,其他一般,科研水平层次较低。

长春工业大学风景9、吉林工商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学院均是刚成立时间不久的本科,这类本科学校首要目标还是巩固本科层次逐渐淘汰专科专业,多为二本线招生,分数较低,学校知名度低。**学院属于特殊类院校,其发展前景仍旧不明朗。但本层次学校仍旧是公办本科。

10、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这一批次为私立本科及部分独立学院,是私立本科中发展较好、层次较高的学校。其中东师人文学院的分数较高,吉林动画、华桥外院、长春建筑特色鲜明、工大人文和光华在综合性二级学院中排名靠前。

11、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已更名为科技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这一批次为独立学院和转设私立本科的另一部分院校,相对于第10层次的相对差些,这也是本科的最后层次。

学校特色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以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同时积极开拓省外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渠道。

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

学校地址

长春工业大学南湖校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延安大路2055号

邮编:130012

长春工业大学林园校区

地址:长春市修正路229号

邮编:130012

长春工业大学北湖校区(正在建设中,一期工程已结束,已投入使用。)

地址:长春高新北区

邮编:130012

长春工业大学净月校区(人文信息学院)

地址: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福祉大路1016号

邮编:130012

相关新闻

2013年10月24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两位大二男生汪治成和梁旭龙,在篮球场受到启发研究出了“悬浮照”。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8-04 09:18:58发表

    每次回去都觉得内心很平静,研究生我还是选择了母校,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好好珍惜本科四年的时间!

相关新闻